9月14日,据多家媒体报道,苏州放开城六区非本地户籍购房限制,无需社保即可直接购房。外地人被认定为人才家庭后,视同本市户籍,限购三套。不过,9月16日,据市场消息,苏州已“撤回”上述新政。目前,苏州除吴江区外,已有5个区陆续恢复了原有的限购政策。非本地户口购房仍需3年内连续6个月缴纳社保或个税。各区政策略有不同。比如相城区外地人买房需要600分。

苏州放开外地人限购政策再现“一日游”
与苏州类似,青岛在9月15日出台了优化限购的政策,涉及缩小限购范围,允许多子女家庭购买一套新的,不再限制购买二手房。但9月16日,“不再限购二手房”的政策被撤回。
青岛取消二手房不限购政策。
在“住不炒”的定位下,热点城市短期内“取消限购”仍需谨慎。
今年以来,全国已有250多个城市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700余次,其中不少政策被叫停或删除。于是,南京取消了之前的二手房限购政策,齐河县降低首付至10%。在中央“住不炒”的导向下,一二线城市政策优化普遍乏力,各地高频小步优化成为今年房地产政策调整的一大特点。
近期苏州、青岛部分取消限购退出,进一步说明“房住不炒”仍是政策底线。在各种限制性政策中,对外地户籍的限制是核心城市实现“房住不炒”的重要防火墙。短期来看,热点二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的可能性较小,预计会有更多城市通过优先放宽郊区限购逐步推进。同时,结合8月底全国人大提出的“允许地方‘一城一策’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”的表述,未来二线城市降低首付比例、优化“认房认贷”的可能性较大。
